贝发集团

旗下品牌BRAND



公司动态

记者体验360行之【218】笔尖上的“中国制造”

作者:人民网 浏览: 18240 时间:

 

体验职业:圆珠笔制造

体验地点:宁波贝发制笔城

提起圆珠笔,人们会觉得,它好像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从商店里“下架”了。其实,大家平常用的水笔、中性笔也都是圆珠笔的一种。

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圆珠笔,又是怎么样生产制造出来的呢,它的背后又有哪些令人称道的地方。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宁波的贝发制笔城一探究竟。

一支笔的“诞生”

走进贝发的制笔车间,里面都是现代化的制笔流水线。每个车间生产各个零件,最后将他们组装在一起,就得到了我们常见的圆珠笔,整个过程几乎不用人力,全靠机器完成。听上去制笔的过程只是简单的组装,但是造出一支“好”笔绝非这么简单。

实现一支圆珠笔书写功能的是笔芯,在其制造过程中,其中的一个部位——笔头是关键部位。圆珠笔的笔头中间是一个小细孔向下引墨,笔尖上有一颗小钢珠,写字的时候,正是通过钢珠的旋转把油墨写到纸上。有的人会发现,有时候不小心把笔摔了,结果发现书写变得很不流畅,这就是质量不好的笔头在作怪。一开始,工作人员指着一圈钢丝告诉记者,这些就是笔头,记者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跟着生产的流水线一步步看下去,记者才知道慢慢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这些钢丝被分成了一段段1厘米的条,然后被放入机器中钻孔、打磨,才成了笔头的形状。

做好的笔头套在笔芯的细管上,细管里注入墨水和油,一支笔芯看上去好像就已经完工了。在生产车间,记者就看到了这样的一筐笔芯,刚想拿起“笔芯”试着写写,却被制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笔芯,看上去和文具店里的笔芯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这筐笔芯里的墨水和油中间被一些空气隔开了,这样的笔芯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那么一支笔芯还要经过什么样的加工才能让我们使用呢?工作人员带着记者来到另一个机器面前说:“笔芯还要经过这个离心机去掉里面的气泡才能使用。”离心机将墨水、油推向笔头,挤出了中间的空气。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步骤,那么笔芯可能会不出墨,无法流畅书写。

做好的笔芯将被放入机器里“穿衣服”。套上笔壳、拧上笔盖、盖上笔帽,一支圆珠笔就算完工了!

出厂前,笔也要“体检”

在一支圆珠笔中,笔头和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书写。在笔出厂之前,也要经过一番检验,确保是“合格产品”。

在一笔头测试间的工作台上,小小的笔头正在被细细“研究”。一位师傅用观测器放大了笔头的剖面图像,摇了摇头说:“这根笔头不行,碗口粗了一点。”记者好奇,碗口粗了对书写有什么影响呢?师傅解释道,碗口托着圆珠,就像手里握着小球一样,如果握得太紧了,那么球在手中转不起来,如果太松了,球就容易从手中滑落。而使用圆珠笔的时候,墨水就是通过圆柱的滚动“带”下来沾在纸上的,一个能“灵活转动”的圆珠是一支笔流畅书写的保障。

在另一间测试间里,记者看到有一支笔上标注着“不合格”,便拿起来写了写,可是感觉写着很流利,应该不是碗口和圆珠的“匹配”问题。那这笔到底哪里不合格了呢?测试人员指了指我的笔迹说:“你看,在这个画圈的地方,右半边是不是明显要比左半边颜色淡一点呢?”仔细看看,还真是,原来,这都是因为这支笔墨水的粘度太低,书写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一段突然颜色变淡的状况。

测试中心的工作人员接着告诉记者,如果墨水的粘度太高,就会产生“迹墨”,书写中字迹会有时会有很重的痕迹。除了墨水的粘度之外,表面张力也要合适,不能太小或者太大,太小的话容易晕染,像小滴的水洒在纸上一样;太大墨滴成型时墨水不吸润而成为圆点凸立在介质上,就像水银滴在地上一样一粒一粒。这些墨水的物理属性如果不合适,不仅影响了笔迹的美观,还可能会造成“写了一行字,沾了一手墨”的尴尬。

那么这些墨水到底合格不合格,又是怎么样测试的呢?

在一台机器上,十只笔芯样本被排成一排进行书写测试,这台机器就是画线仪。为了模仿人的书写习惯,它对笔施加了100克的压力,用70度的斜角在测试纸上以45米每分钟的速度匀速画圆。为什么要画圆?是为了让圆珠能够全方位旋转。测试人员解释道。

“中国制造”要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一年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可是圆珠笔的笔头——“笔尖钢”却长期依赖进口满足。

为了打破这种核心技术的垄断,贝发作为牵头单位,邀请了太钢集团、中科院于2011年开始立项着手“笔尖钢”的研究。但是研发高端的不锈钢笔头线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道难题:耐磨,要保证书写长度;耐蚀,保证笔头长期浸在墨汁中不变形;精细到微米级的不锈钢极小尺度切割。

当时,这些问题在国内都是一片空白,没有人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靠的只是不断地尝试。钢材的材质由山西太钢制造,再由贝发制笔城进行测试反馈,继续改进测试。

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加工的精度要求也非常高,这都对钢材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开始,笔尖钢的炼制进程一直得不到突破。虽然炼钢的温度等条件一直在调配,可是造出的钢材还是要么硬了点不容易切削、要么脆了点加工时“力”一大就裂了。

突破的灵感来自于人们日常的一个小事——“和面”。想和出好的面,不仅要和面的手法好,原材料“面粉”也要好。这给了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很大的启发,炼钢的“手法”我们尝试了很多,一直得不出满意的结果,那会不会原材料出现了问题呢?王辉绵介绍道,和面我们会加一些小苏打、酵母粉让面更加松软,那么炼钢我们也可以加一些“调料”让钢材符合我们的要求。

开发这样的钢材在国内属于首例,没有什么资料可供参考。应该加什么样的“调料”,这些调料应该加多少都是问题。参考了别的钢材中添加的一些添加剂,它们在不同钢材中又有哪些作用,根据这些参考,选取了“可能的那几个”。而添加剂加多少,经过了不断地尝试,每个添加剂从一吨几十公斤、十几公斤、几公斤,不断地改变配比。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太钢集团终于造出了“笔尖钢”。

现在,这批“笔尖钢”在贝发制笔城里成为了“明星”,G20峰会时赠送给各国元首的“元首笔”就出自贝发制笔城,用的就是国产“笔尖钢”。

记者手记:打响“中国制造”品牌

“笔尖钢”的问世,不仅解决了长期进口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更重要是提振了人们对中国制造的信心。

自工业革命以来,强大的制造业就一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过去,“中国速度”和“中国产品”让世界刮目相看。然而这背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价值不高这些“痼疾”凸显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问题。

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就是要撕下曾经“低端廉价”的标签,就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

http://zj.people.com.cn/n2/2017/0331/c339327-2995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