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发集团

旗下品牌BRAND



公司动态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作者:中关村在线 浏览: 24351 时间:

1一只圆珠笔的故事

    这两天MWC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在西班牙巴萨罗纳举行,很显然越来越边缘化的PC渐渐被淡忘,不过诸如华为MateBook还是让平淡的PC市场激荡起了一丝涟漪,至少以后的PC市场又多了一个新名单,关于华为为何要进入PC市场我们不去深究,但华为发布的MateBook用户最关注的价格还是让消费者稍稍的震颤了一下:799-1799欧元。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799-1799欧元的华为MateBook你会买吗?

    虽然相对一部手机来说,799-1799欧元的定价完全合理,但长期被PC DIY熏陶了的用户显然很难接受这一价格,毕竟攒一台顶级的Core i7主机,1799欧元也是有找的,但纵观市面上早已经问世的苹果Macbook、微软Surface Book、联想X1 Yoga等,华为MateBook价格并无二致,不存在价格不合理的问题。那么DIY的价值观和新形态笔记本的激烈价格碰撞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华为MateBook各配置版本定价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圆珠笔的故事: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圆珠笔的产量达到了380亿只,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也就是说无论你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每5只圆珠笔就有4只来自中国制造,而这正好和国内的笔记本代工制造业是惊人的相似。但无论是圆珠笔制造商还是笔记本代工厂并没有攫取到高额的利润,实际上正好相反,圆珠笔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而笔记本代工厂也并没有好到哪儿去,总的毛利润都不足5%。

    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核心技术?

    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期间曾经对随行的企业家说:“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书写更流利好用的圆珠笔?”看似中国制造已经包揽了全球80%的圆珠笔供应量,但中国企业依然逃离不了打工的角色,赚取一些微博的苦力钱,因为圆珠笔的核心技术--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国内企业每年需花费2亿外汇进口,这其中包括日本的材料钱,瑞士、德国的设备钱。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原来圆珠笔笔尖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比如常见的0.08毫米和0.05毫米,但要承受各种书写姿势带来的压力和摩擦,还要和滚珠完全贴合,既要书写流畅,还不能漏油,因此其硬度、开口大小、墨水槽位置必须搭配的天衣无缝。所以,笔尖的每个参数都需要由计算机精确计算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3丝。但国产模具无论是材料性能、还是质量和品种都满足这一需求。

    中国制造的疲态问题的关键似乎导向了核心技术,实际上是这样吗?去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纲领,到建国一百周年时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强国,以制造业的繁荣和强大,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中国制造2025》在这里不做深入的解读,读者可以参考工信部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业未来振兴的基石,但现阶段所谓核心技术的缺乏问题出在哪儿了呢?从中国航天的月球探索、中国高铁全球最长运营里程,中国制造已经出类拔萃,但为何这么多的工业产业依然走了最低廉的代工之路呢?航天、高铁这么高精尖的问题都已经攻克解决,而小小的圆珠笔头就把13亿人口的大国难住了呢?于是问题又转向:“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住这些核心技术呢?” 

2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核心技术?

    工业的良性竞争

    从现代工业进化历程来分析,核心技术与其紧密联系的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国内的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似乎说明了我们为什么没能掌握核心技术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原因的全部,毕竟我们也见证了二战战败后一篇荒芜的德国、日本经济迅速的腾飞,成为现如今全球值得信赖的工业王国。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德国企业世界品牌
 

    从这些工业帝国成功的案例我们自然地将目光聚焦在其产业格局:企业各司其职,和谐式推进,这也造就了8000万人口的德国,却诞生了超过2300多个世界品牌。当然这样也造成了垄断的加剧,于是奥迪、奔驰、高通等接连成为国家发改委垄断调查的红名单。我们知道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攫取更多的利润,这也是企业的天性和根本目的。

    性价比的尽头是什么?

    但从另一方面说,国内很多产业正好相反,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竞争局面,实际上背后的惨淡经营令人咋舌,从前些年的DIY硬件企业的退市,而如今即便还在大红大紫的手机厂商也出现了接连倒闭的惨淡事实,根本原因无外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近些年国内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从最初的2000+级别性能机到1000元的主流机,一些产品甚至不惜向499、399元探底。难道是企业发善心一心想给消费者提供最实惠的手机,企业的根本目的在国内出现了本末倒置。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诸如苹果、三星等产品价格依然坚挺,并没有丝毫的降价,看似在这场竞争中会淘汰出局。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依然坚挺地傲视手机销售榜单,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几乎攫取了手机行业的绝大部分利润,所以我们看到了诸如三星、Intel、微软企业等每年超过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这甚至超过了很多手机厂商的全年销售额。这些企业的销售产品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去年10月份,福布斯再次将中国风云人物马云刊上封面,并以:“His $200 Billion Empire Is Built Atop A Mountain of Fakes”来评价这个商业帝国。国内很多企业对于财富的认知可以用“饮鸩止渴”来形容,体现出来的就是人心浮躁、缺乏工匠精神,各种低质、劣质产品层出不穷,用户短期内似乎享受到了实惠,但实际上在这种利润被严重压榨的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性正在失去,产品得以信赖的品质也会荡然无存,最终依然需要消费者来承担恶果。

3如何唤醒PC产业的工匠精神?

    恶性的竞争在产业红海初期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相反它还会让产业加速进入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产业饱和后衰减的速率将迅速放大化,IDC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Q4的全球PC出货量再次出现下滑,幅度达到10.6%,总量为7190万台,再次创造历史新低。

   DIY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产业的转型,需求下降是必然,但这并不代表产业就失去了发展前景、失去了创新的必要性,也只有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中,产品创新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转变才是企业是否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所以核心技术的缺失,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不够、市场诚信的缺失、工匠精神的泯灭,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制造出质感不错、书写流利的圆珠笔将不再是问题。回归到PC上,用户也不会再陷入DIY就是比价的恶性循环,国内长期以来以追求性价比的组装机部分实际已经脱离了DIY的定义。试想一下如果说你的需求是花3000块钱配一台主机来玩游戏,到头来你甚至不知道CPU、主板、显卡的具体型号,我想这和购买一台品牌PC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组装过程不在工厂,而是在装机店或者是网络经销商那儿。

    工业王国并不相信物美价廉

    正如很多其它工业王国的商品一样,圆珠笔尖的加工设备依然被德国等发达国家产品垄断,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也接受这些既定的事实。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对工作态度的坚持,对生产技术的重视,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同时也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呈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才是这些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只圆珠笔的故事:PC的工匠精神在哪儿
 

    所以说以苹果MacBook、微软Surface Book、华为MateBook为代表的这些创新PC,正是在履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唤醒产品制造的匠心精神。用户不应该因为产品溢价而产生抵牾心理,相反这些PC产业的转型先锋才是推动未来PC创新、改革的关键。

    我想当人们不再因为一款10000元的新笔记本发布而质疑其产品定价,也不要因为一款假冒伪劣产品价格足够价廉而放弃了使用优质产品的机会,实地为企业留下一些发挥工匠精神的机会。而用户应该以需求为出发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国家、法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各司其职,各个环节监管得当,那么DIY市场的创新、复兴还会远吗?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http://diy.zol.com.cn/569/5698041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