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发集团

旗下品牌BRAND



公司动态

“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的背后

作者:上虞日报 浏览: 16819 时间: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我曾经去一个民营企业调研,发现这个企业的产品做得非常好。一方面企业有非常强大的研发团队,另一方面在全球采购最好的零配件进行集成,这证明中国企业是能做成优质产品的。”“但是我问企业老总,有没有国产的零部件?他回答:很少,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徐小平说,螺栓虽然小,但用在关键部位,凡有受力要求的都是一次性的。旋过以后就要扔掉,不能重复使用。“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很多螺栓,标号是对的,材质却不对。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粗制滥造,造成的后果是,螺栓装在某个部位,时间一长就松掉了,造成安全事故。”(见3月11日新华网)

  按理说,集成也是一种创新,但一个企业如果觉得国产零件可选择的余地太小,以至“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那么,这样的集成创新又有多少可持续性呢?又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呢?

  无独有偶,前不久东北黑土地上的一件“奇怪事”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在秸秆还田整理土地的过程中,价格便宜的国产铁犁被弃置一旁,而价格贵了10多倍的进口“洋铁犁”却备受青睐,甚至在有的地方,“你就免费(用国产犁)给翻(地),老百姓都不让。”(见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这件发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咄咄怪事,其起因何在?原来,同样的外形、构造、设计、功能,进口的“洋铁犁”在“翻扣效果、深度、效率、使用寿命等方面”就是比国产的强。因此,在进口犁“用了两年,连个螺丝都没换过”,但有的国产犁“不但被打过多个补丁,就连犁的主梁都曾断过,后来重新焊接加固”面前,国产犁遭冷落便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了。

  其实,无论是“有企业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也好,还是“‘国产犁’遇冷‘洋铁犁’走红”,其背后都折射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产品质量堪忧”。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产品质量,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连装配的所有部件都得依赖进口,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如果一些企业都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希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啊,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系,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重视对产品质量的管理。确保并提升产品质量,特别是在“政府加快转变职能,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多出优品、打造精品”的条件下,作为企业更须“坚守商业道德,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并“瞄准质量顽症,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严字当头,注重基础和细节,向管理要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尤其要摒弃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不值得心理定势”。不是吗?有些企业因为缺乏技术研发优势,对有些关键产品的制造缺乏核心技术,因此总是以“自己开发成本高,不值得”为借口而一味依赖进口。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进口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受制于人。更何况,在“不值得心理定势”里,企业往往会迈不开加大投入搞科研开发的步子,从而永远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永远实现不了全产业链的升级,也就永远不能摆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被动地位。

  想起了圆珠笔生产,我国每年为消费者制造约380亿支圆珠笔,同时大量出口,但是,贝发集团的高管徐君道说,为了生产笔头,公司不得不从日本和瑞士进口大量不锈钢以及先进设备,因为圆珠笔的笔头需要质量非常高的不锈钢以及精密机械。而2011年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说:“在美国售价2美元的圆珠笔,中国的制造商能够获得的利润很小,只有一毛钱,90%的笔头和80%的墨水都靠进口或者用进口机器制造。”没有高质量的不锈钢以及精密仪器,没有占领圆珠笔生产技术的制高点,更兼一些生产企业程度不同存有“不值得心理定势”以及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于是,生产圆珠笔就只能看人脸色,并被人任意盘剥——“只有一毛钱”的利润空间,就是最好的明证。

  欣闻太原钢铁集团耗时5年已经造出了圆珠笔头。诚如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所说,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我们要想制造,必须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经过5年的尝试,而今终于生产出高性能、易切削、不开裂的笔尖专用钢材,未来两年,太钢生产的笔尖钢有望完全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太钢成功开发圆珠笔笔尖钢的事例告诉我们,只要强化自主意识,加大投入力度,我们照样也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有望打响中国品牌。

  真正的产品质量,有时也是逼出来的。如果说,消费品的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造的话,那么,“不对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进行全面提升,一方面会降低消费者信任度,直接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会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出口贸易。”因此,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来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然的路径选择。美古恢复外交关系以来,美国医药业纷纷抢滩古巴,希望和古巴在药物研发及制造上建立合作关系。因为美国深知古巴在制药业方面的成就,其强项是疫苗、仿制药、替代药。这是因为苏联的解体和美国的经济制裁,令古巴在封锁中没有外汇可以进口药物,必须自己生产,仿制药和替代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逼出来的。当初是迫不得已,但由于古巴医务人员具有优秀的现代医学知识,在倒逼的环境下,竟然发展出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治疗保健方法。古巴药物研发的经验也同时启示我们,我们的制造业是否也是到了必须抱定壮士断腕决心的时候?只有丢掉幻想,凤凰涅槃,我们才能浴火重生。

 

本文来源于上虞日报

http://www.shangyuribao.cn/html/2017-03/21/content_168560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