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发集团

旗下品牌BRAND



公司动态

解答“圆珠笔头之问”,不仅仅是为了“争一口气”

作者:南京日报 浏览: 14460 时间:

能生产飞机汽车导弹,为何偏偏生产不了小小笔头?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圆珠笔头之问”映照出了一个现实:中国早已成为公认的制造大国,但还远远不能称为制造强国。而在大众舆论中,“圆珠笔头之问”更是被解读为中国制造缺乏工匠精神以及工艺积淀的典型象征。

 

现在终于有中国企业具备圆珠笔笔头笔尖钢批量生产能力,国人为之喜悦和兴奋是一件完全自然的事情。但是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而言,解答“圆珠笔头之问”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争一口气”,更在于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启示。

 

“圆珠笔头”的商业价值究竟如何?有人算了一笔经济账,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没有必要什么都自己生产,为一个小笔头付出高额研发投入“不划算”。这里谈到的实际是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问题,当然应为企业所谨记。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产业链都有高端和低端的区分,在低端领域,由于门槛太低进入者众多,势必导致利润越摊越薄,而中国企业一旦掌握了顶尖技术,则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到高端领域去分一杯羹。

 

具体到笔尖钢,其市场前景也绝非一个圆珠笔头所能局限,因为笔尖钢的应用非常广泛,笔尖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最新的媒体报道,太钢的笔尖钢日前已经迎来了第一个大客户——亚洲最大的书写工具制造商宁波贝发集团。业内有“亚洲笔王”之称的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披露,“从成本上来讲,使用国内的笔尖钢这一项,一年就能为贝发集团节约差不多4000万元。”

 

看来,圆珠笔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对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前沿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显然还需要更多的类似故事。

 

综合《人民日报》《北京商报》《南方都市报》、新华社、蝌蚪五线谱等

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2017年1月16日A10版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7-01/16/content_447574.htm?div=-1